廬山東林寺是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寺廟之一。該寺廟始建于公元三八六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創始人是有“佛門孟子”之稱的慧遠大師;圻h大師率弟子在此專修念佛法門,標志著中國凈土宗的誕生。 東林凈土苑將建成以東林寺為主體,以阿彌陀佛接引銅像為標志的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養及臨終關懷為一體的綜合性凈土文化中心。 據九江旅行社介紹,大佛像建在東林寺院北面的山背上,落成后佛身高達48米,加上須彌座與佛像框護結構,總高將達60余米。整個大佛景區總占地面積約1000畝,分三個功能區,在2012年內完成。 編前語: 1. 名寺: 東林寺是東晉以來中國南方最具影響力的佛教中心; 中國佛教凈土宗發祥地,東林寺開山的慧遠大師是中國凈土宗第一代祖師; 慧遠大師是佛教中國化的第一人(胡適語); 東林寺也是中國最早的山林寺院; 東晉成立的東林白蓮社是中國最早的結社念佛團體; 早于玄奘西行二百多年,慧遠大師曾派弟子法凈、法領去印度取回包括《華嚴經》在內的200多部佛經,后延請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尊者等在東林寺翻譯,寺內現有譯經臺遺跡;玄奘西行前曾派弟子來東林寺抄錄佛經目錄; 公元751年,鑒真律師第五次東渡日本未遂,展轉來到東林寺,朝禮慧遠大師,并駐錫傳戒,隨后攜東林寺的兩位僧人,帶著東林教義及白蓮種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 東林寺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寺院(儒釋道三家最初在這里融合交流),與東林寺關系至密的文化名人:陶淵明、劉遺民、陸修靜、佛陀跋陀羅尊者、謝靈運、智者大師、玄奘大師、李白、白居易、鑒真律師、李北海、顏真卿、柳公權、?偠U師,周敦頤、蘇軾、岳飛、朱熹、陸游、黃庭堅、王陽明、憨山大師、紫柏尊者、徐霞客、康有為、周恩來、虛云老和尚等; 東林寺開創的凈土宗為目前佛教界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派(約80%)。 2.名山: 廬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景觀與世界地質公園雙遺產所在地,是國家4A級風景區。東林寺位于廬山西北麓。廬山處在中國東西、南北交通的中心位置,是歷史上政治文化與現代史上五教并存的名山,是殷周以來獨步震旦的隱逸文化名山,她是佛教四大名山所環繞的中心,是阿彌陀佛信仰的發源地(阿彌陀佛信仰相對于四大名山的觀音、文殊、普賢、地藏信仰,處于統攝地位)。 3.大江: 東林寺地處長江南岸的九江口岸,位于長江中游的樞紐點,是歷史上著名的商業貿易集散地。 4.大湖: 東林寺位于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與長江交匯點,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佛教導航訊】 歷經三年的卓杰努力,江西廬山東林寺大佛形像設計業已完成,即將進入鑄造階段。東林寺所建大佛,是中國目前由僧團自主籌建、設計鑄造的露天大佛工程、旨在為兩岸四地信眾提供朝圣場所的宗教性項目。這是中國當前最后一尊由國家宗教局批準建設的露天大佛工程,也是國內最大一尊露天銅制阿彌陀佛接引像(通高48米)。以大佛工程為龍頭的東林凈土苑整體規劃,是國內唯一的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老與臨終關懷為一體的國際性宗教與文化交流平臺。此一工程,自醞酬申報到實質建設,已歷時十余年,日前動工在即,海內外信眾翹首以盼。 據東林大佛工程籌建人大安法師表示,東林露天大佛的整體造型,吸收了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敦煌大佛、日本鐮倉大佛、古印度及盛唐時期佛像的優點,力圖達到宗教精神與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結合(從小到中稿已經20次修改)。大佛的形像為接引式,以雄偉的身軀表現阿彌陀佛如慈父般博大、寬厚的胸懷,以悲憫的表情表現阿彌陀佛對眾生如慈母般的無盡憐愛。通高四十八米,底座為48瓣蓮臺,表現阿彌陀佛為救度眾生所發的四十八大愿?梢灶A見,即將出世的東林大佛,會成為代表當代最高水平的宗教藝術精品。 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是佛教凈土宗廣大信眾的信仰對象,在佛教界擁有的信徒最多,這是一個人人都能修行的法門,最易修持,收效最大,是佛教大乘各宗各派的最終歸宿。根據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法滅盡經》、《無量壽經》等典籍中的預言,佛教傳揚分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佛教的末法時期以后,各宗派教法紛紛消失,最后只留下阿彌陀佛法門住世百年,救度有緣眾生。東林大佛建成,直至末法時期救度無邊眾生,是佛教末法時代的地標性工程,將賦予佛教以不朽的內涵與鮮活的生命力。
廬山東林大佛廟宇都是仿唐代建筑,投資10億人民幣,打造廬山東林寺大佛景區。其中,高達48米的阿彌陀佛像將成世界第一座阿彌陀佛露天銅鑄圣像。
九江東林寺大佛
九江東林寺大佛
我國政府批準、由僧團自主籌建、國內最大阿彌陀佛銅像完成設計即將開始鑄造最高、最大、最具宗教品格的阿彌陀大銅佛。
江西省政協主席鐘起煌先生說,阿彌陀佛信仰是群眾性最廣泛的宗教信仰,東林大佛的建設,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提升國民道德,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繁榮昌盛。